2022年11月14日中午十二点三十分,苗苗组十名教师在罗晓娜副园长的带领下,开展了本学期“珍视环境教育价值,助推教师专业成长”的教研活动。
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形课程”在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发展。”因此,幼儿园环境创设对于幼儿园日常教育和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班级,欣赏苗苗组小朋友和老师们一起创设的万千世界吧!
苗苗一班以“童乐童趣”为主题,提供幼儿环境创设与展示平台,让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和自由表现。教师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愉快的氛围,让幼儿乐于亲近环境,乐于接纳环境,从而有效的促进幼儿发展。根据班级主题活动内容,苗苗一班的小朋友们自己动手制作手工作品,布置在班级环境中,使班级环境既温馨又有创意。温馨的环境才能给予幼儿舒适感和安全感,开放的空间才能让幼儿自主选择喜欢的活动区域和材料,全身心的投入活动中,创造利于幼儿与环境积极互动的机会和条件,让环境“促进每一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苗苗二班以 “我的小手小脚”为主题,以粉色、白色为主要色调,在视觉上做到整洁、统一、特色突出。根据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活动区域划分为:娃娃家、益智区、语言区、建构区、美工区、音乐区等,区域之间做到动静分开,保证幼儿在每个区活动时互不干扰,又有效互动。每个区域的规则均为幼儿和教师一起讨论制定,用简笔画的形式呈现,区域内标签也以手绘图画为主,便于幼儿理解,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吊饰和墙面上大多采用幼儿作品,让幼儿置身其中做环境的小主人。
每个区域投放更多低结构游戏材料,给予幼儿更多的自主选择、自主游戏、自由创作的机会。
苗苗三班以“颜色跳跳”为主题,秉承着“快乐游戏·养成教育——好习惯培养”的理念,启发幼儿成为色彩世界的探索者,感受生活的快乐与美好。班级以幼儿兴趣为出发点,创设娃娃家、建构区、操作区、美工区、阅读区、益智区等,区域材料随着主题的改变而适当的增减材料。把养成教育充分融入到游戏与环境创设中,设置了致意性问候、光盘行动、情绪驿站、娃娃家研讨记录墙、值日初体验、安全好习惯等启发教育墙面,使墙面发挥潜在性的教育功能,启发孩子发问、思考。
美工区中材料丰富,充分发挥艺术性、操作性、创造性功能,利于幼儿开展丰富的色彩游戏,利用低结构材料如废旧瓶盖、松塔、蛋挞锡纸壳、卫生纸筒、废旧纸杯、吸管等进行涂色、拓印、粘贴等游戏活动,充分发挥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和想象,让幼儿在玩中收获知识,拓展视野、提升技能。
苗苗四班以“好习惯伴我行”为主题活动,班级的室内环境建设中,老师和小朋友们全力将班级打造成温馨、干净、整洁和适宜为一体的综合型活动场所。区角的划分以动静相结合的原则为主要参考目标,创设的过程中,以幼儿参与为主,教师动手为辅,在环境中记录幼儿活动、成长的足迹,让孩子们成为环境的主人。通过墙面张贴幼儿的手工作品、活动后按照标识整理玩具和物品、让幼儿以小主人的身份自居,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采取“巧构思、妙布局、多创意、深内涵、共提升”的整体思路,教师、家长、幼儿共同献计献策、参与方案的设计,最终完成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舒适空间。
苗苗五班环境以“童趣、百变、整洁”为原则,以“我喜欢的小动物”为主题进行创设。以班级幼儿兴趣为出发点,创设娃娃家、建构区、表演区、美工区、益智区、自然角和阅读区,满足幼儿学习与发展需要。
阅读区中投放动物主题图书,让孩子了解动物百科;建构区中各种低结构材料充满变化,支持孩子为小动物盖房子;美工区中废旧物品在孩子们手中,通过小组合作,变成天鹅、企鹅、水母、奶牛等动物造型;表演区中小动物头饰、手偶和服装,为孩子们表演《小兔乖乖》《三只小猪》增添乐趣。
通过此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环境创设的作用与价值、教育性、互动性、层次性、操作性,有了充分的认识和领悟,尤其对环境创设中教育目标的确立和幼儿动态的学习过程有了更好地把握。活动后,教师们从环境创设的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反思,充分体现了本次“珍视环境教育价值,助推教师专业成长”的活动目的。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是一项复杂、长期、系统的工程,教师们要善于通过环境创设这一平台,展现自身的灵感和想象,创造出适合幼儿心灵成长、身心发展的优质环境。同时,历经环境创设全过程的磨炼,为自身专业成长铺石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