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里“生长”着许多精彩的故事,它是真实的、生动的、有教育目的的,更是属于孩子们的。一朵花、一张纸,甚至一粒种子,都可能成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话题,让我们一起俯下身,倾听孩子们的童言趣语,一起走进苗苗五班“种麦得麦,乐趣无穷”的主题故事吧!
一“面”之缘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以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面食是孩子们一日生活中比较常吃的食物,幼儿园每一次吃面条、面包、馒头时,孩子们都特别喜欢,而且吃的津津有味。于是,我们的寻面之旅开始了......
宝贝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身边的面食,了解面食的多种多样。
扑“面”而来
孩子们对身边常见的面食的原材料——面粉很少接触。通过亲子调查问卷,孩子们发现,原来面粉是由小麦制作而来的。
“小麦长大以后会变成玉米吗?”
“小麦有什么秘密呢?”
小朋友们带着好奇心,和老师共同探索了小麦的一生。
在分享中,孩子们初步了解了小麦的样子、生长过程以及小麦制品的许多食物。
满“面”春风
为了支持幼儿能近距离直接感知,班级采购了麦子,让幼儿触摸、观察并培育麦苗。
麦子种下后,孩子们每天都去照顾和观察。两天后,小朋友们在给水培小麦“喝水”时,惊喜发现,有的小麦已经发芽了,孩子们用手工和绘画记录下麦芽生长变化的过程。
八“面”玲珑
在麦苗努力生长的时间里,我们并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通过层层递进的探索,一起多感官感受面粉;探索面粉是怎么变成面团的;面团是怎么变大的,发现并感受神奇的“发酵”。
别开生“面”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细心照料,麦芽长得亭亭玉立。小朋友们也迫不及待的想要制作麦芽糖。
“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做麦芽糖?”
“麦芽糖甜不甜?”
那就让我们一起动手制作麦芽糖吧!
“面面”俱到
最好的教育是家园共育。“种麦得麦”的系列活动也吸引到了大朋友们的加入。苗苗五班的点点爸爸——东北师范大学生命与科学学院的原野老师,带着实验器材走进班级,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节别样有趣的“探秘生活中的酶”活动。
通过展示有趣的实验现象,小朋友们更直观的了解什么是酶、美食中的酶和生活中的酶,也知道了麦芽糖的制作是利用了发芽小麦中产生的淀粉酶。
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在班本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正确看待生命的成长,在探究中培养了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兴趣,在亲身体验中提高动手能力,也促进了身心全面发展。
在孩子们的心中装着精彩的小世界。他们好奇好问,乐于探究,而我们教师需要做的则是为这种探究和好奇心提供支持,以幼儿为主体,引导他们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文字|于海洋、李奇
图片|于海洋、李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