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数学领域中的目标提到能通过实物操作(如合并或拿取)理解“加”和“减”的实际意义。同时教育建议中提到“购少量物品时,有意识地鼓励幼儿参与计算和付款的过程等”。基于以上目标和建议,果果四班组织幼儿进行了一次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走进校园超市”。为了满足小朋友们第一次独立购物的热切之心,家长们还为每位小朋友准备了10元钱,让小朋友们尝试自主购物。
在活动开始前,我们一起认识了钱币、制定了逛超市计划表、交流了在逛超市的一些注意事项。如:“购物时要小声讨论、避免影响他人购物、购买商品时要认真计算价格等。”


小朋友们提前计划想要购买的商品并记录下来。


一切准备就绪,小朋友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出发啦!



进入超市后,我们一起认识了超市的物品摆放的各个区域:食品区、饮品区、生活用品区等,让我们对商品分类有了新的认识。通过观察发现货架上的标签,也了解了货架上标签的用途,小朋友们都在仔细的倾听。简单的观察过后,愉快的购物开始啦!


“这个配料表里的字太多了,应该不太健康。”“这个价格是6元5角,买完还剩...”。小朋友们细致的观看要购买的商品,仔细计算价格。





采购结束,小朋友们井然有序得来到收银台付款、核对商品价格并拿好购物小票。






结束购物后我们一起计算了余额,小朋友们对于已有金额和剩余金额也有了一定的概念。

我们又根据自己购买的商品完成了计划表当中的“实际购买”和“金额”的部分并家人一起分享了本次的购物成果。









本次实践活动,让幼儿走进社会课堂,不仅对超市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完成了10元以内价格的计算,真正理解“加”和“减”的实践意义。感受到超市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方便,更体验到独立购物的乐趣,同时也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增强了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