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天生的科学家,对世界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渴望了解和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指出:要让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孩子们每天都会在饭后都会进行自主刷牙。一次刷牙后,孩子们不由自主地开启了对牙膏的大讨论。
✬讨论一:牙膏的味道✬
“我的牙膏甜甜的。”
“我的牙膏是桃子味的。”
“我的牙膏是西瓜味的”
✬✬讨论二:牙膏的形状✬✬
“牙膏是长条的。”
“牙膏是梯形的。”
✬✬✬讨论三:牙膏的颜色✬✬✬
“我的牙膏是粉色的。”
“我的牙膏是白色的。”
“我的牙膏有两种颜色呢!”
✬✬✬✬讨论四:牙膏的用途✬✬✬✬
“牙膏让我们的小牙齿变得很健康。”
“牙膏可以帮我们赶走很多牙细菌。”
✬✬✬✬✬讨论五:我想做支牙膏✬✬✬✬✬
“我明天要用彩泥做一支牙膏。”
“我也可以画一支好看的牙膏。”

在孩子们讨论的过程中,突然有一个小朋友提出了疑问:“牙膏是用什么做的呢?”
小朋友们给出了很多新奇的答案:
“我猜里面有洗手液,因为刷牙可以让我们的牙齿变干净。”
“我猜里面有糖,因为牙膏甜甜的。”
“我猜里面有水果,因为我的牙膏是草莓味的。”
我们抓住教育契机,为了让孩子们对感兴趣的牙膏问题进行深入的了解,决定寻求专业人士为孩子们进行解答。

家园合作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也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发挥家长专业和资源优势,参与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一直是我园家园共育的重要内容。我们也依托幼儿园开展的“我发现,我探索,我创造”科技创意活动,在元艺凝小朋友的爸爸与赵晨希小朋友的妈妈支持下,带着孩子们走进化学学院寻觅小牙膏的答案。

小朋友们来到了盼望已久的化学学院,大家东瞧瞧西看看,睁着好奇的大眼睛四处张望着。来到了实验室,工作人员与小朋友们热情地打招呼后,用最简单的方法向小朋友们讲解了什么是化学:“化学是关于变化的科学。化学实验室里经常做的实验室是把一样东西和其他东西混合在一起产生的一种新的东西。”

哥哥姐姐首先带着小朋友们了解了牙膏的构成成分,原来牙膏里并没有糖果和水果,但是有香料、甜味剂,还有粉状摩擦剂、湿润剂、表面活性剂、粘合剂等特殊成分构成。

接着哥哥姐姐为小朋友们现场制作了一支“牙膏”,这支牙膏叫做“大象牙膏”,首先要把双氧水和洗洁精、催化剂和水分别混合,这时我们可以加入一些色素让它变得更加漂亮。然后分别把两杯溶液倒入锥形瓶。这时我们可以看到锥形瓶中的混合试剂很快变成浓密的泡沫,开始膨胀,在填充满整个纸杯后开始以圆柱体形态向上攀升,很快弯曲,逐渐将其填满,整个反应过程很像在挤一个巨型的牙膏。

那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原因是双氧水+碘化钾+发泡剂混合时会分解出大量氧气。大量氧气溢出到掺有发泡剂的溶液中,产生大量泡沫,喷涌而出,就会出现想挤牙膏一样的场面了。看到这里,小朋友们也开始跃跃欲试动手制作大象牙膏,在哥哥姐姐的指导下,每个小朋友都制作出了属于自己的牙膏。




为了让小朋友们更直观的了解化学,哥哥姐姐又带领小朋友们进行了“可乐”变“雪碧”的小实验。原来碘酒也可以制作出可乐,还可以将可乐用神奇的东西变成雪碧。首先往瓶子里倒入四分之三的水,然后向烧杯中加入酒精和碘片,接下来把它倒入可乐瓶中,一边加一边摇一摇,可乐就变出来了!接下来,在纱布上放一些神奇的粉末,然后放到瓶口,用瓶盖小心的盖紧。将瓶子用力一摇,见证奇迹的时刻到啦,可乐变成雪碧啦!



还有一个魔法纸片小实验,将pH试纸置于桌面上,分别用玻璃棒蘸取白醋和小苏打溶液点到pH试纸上。晾干后,观察颜色变化。原来pH试纸上有甲基红、溴甲酚绿、百里酚蓝这三种指示剂。甲基红、溴甲酚绿、百里酚蓝和酚酞一样,在不同pH值的溶液中均会按一定规律变色。pH试纸遇酸变红,遇碱变蓝。神奇的化学实验迎来了小朋友们的阵阵掌声。快乐的实验时光结束了,小朋友们依依不舍地和工作人员告别,并约定好下次继续探索科学的奥秘。



通过本次化学学院之旅,小朋友们喜欢科学、亲近科学、走进快乐的科学世界,喜爱探究、发现身边的科学现象,在做做、玩玩中体验科学的奇妙和乐趣,不仅增长了科学知识,更在他们的心中种下了喜欢探究,热爱科学实验的小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