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就是科学家,天生对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渴望了解和探索这个世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让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我园一直以来以“有兴趣、能专注、喜探究、愿合作”的学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为孩子们提供学习、探索、操作的平台。我们特别邀请了王铭苏小朋友的爸爸,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的王自坤老师和他的学生们来到班级和小朋友们一起探索科学的奥秘。
虹吸现象是大气压的应用,液体从液面较高的容器通过胶管越过高处而流入液面较低容器的现象。它发生的条件是胶管(虹吸管)里先要灌满液体,同时于较高液面的液柱压强不超过大气压。按照实验原理我们准备了吸管、量杯、色素、水、塑料杯等。
儿童就是科学家,天生对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渴望了解和探索这个世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让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我园一直以来以“有兴趣、能专注、喜探究、愿合作”的学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为孩子们提供学习、探索、操作的平台。我们特别邀请了王铭苏小朋友的爸爸,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的王自坤老师和他的学生们来到班级和小朋友们一起探索科学的奥秘。
虹吸现象是大气压的应用,液体从液面较高的容器通过胶管越过高处而流入液面较低容器的现象。它发生的条件是胶管(虹吸管)里先要灌满液体,同时于较高液面的液柱压强不超过大气压。按照实验原理我们准备了吸管、量杯、色素、水、塑料杯等。

铭苏爸爸带着学生和小朋友们一起开始实验,首先他们将A容器盛适量多的水后置于较高的位置,空的B容器置于较低的位置。将橡皮管装满水后用手按住两端管口。将管子一端插入A容器水面下,另一端放入B容器中。松开按住管口的手指后,会看到水从A容器中经过管子流入B容器中。


实验后,小朋友们提出了疑问:“量杯里的水没有排空,是不是因为吸管太短了呢?”于是孩子们又重新拿了一根较长的吸管再次尝试操作,来探究小朋友们的猜想。于是第二次实验开始了。尝试的过程中小朋友们说吸管要有弯度,铭苏的爸爸又亲自教小朋友们一个排出空气的方法。


实验的过程中,铭苏爸爸对小朋友们提出问题:“小朋友们猜想一下,杯子里的水会不会都排空呢?”孩子们个个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表自己猜想的最后实验结果。
有人说:“不会排空量杯里的水,因为有阻力。”
有人说:“能排空里面的水,因为有气压。”
铭苏的爸爸又提出:“当两侧水一样高的时候,你们发现了什么?现在水还在流吗?”


铭苏的爸爸说:“如果吸管下面有一个洞,水会不会流出来呢?”
孩子们说:“会。”
铭苏爸爸为小朋友们讲解了实验的原理,他说:“这就是水的重力,但是在我们生存的环境下是有空气存在的,只是我们看不见,但空气是存在的,而且空气是有压力的。在这两个水面上,一个是高的水面一个是低的水面,空气对水的压力就会把高处的水面压向低处的水面,就产生了压力差,所以导致了虹吸现象。之后我们换上刚才小朋友说的长吸管,在其他实验因素没变的情况下,实验的结果还是一样的,说明两侧水的高度和吸管里的空气有关,和吸管的长短没有关系。

在理解实验原理之后,铭苏爸爸又亲自和每个小朋友进行了实验操作,并进行了耐心的讲解和帮助,直至孩子们操作成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实验过后,孩子们仍然沉浸在实验的快乐中、意犹未尽。于是我们决定将学习延续,将活动延伸和拓展,开展了亲子小实验。小朋友们按照铭苏爸爸的讲解和要求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进行了虹吸实验的操作,再一次体验了实验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快来看看我们的实验成果吧。

家长走进幼儿园、走进课堂、走进活动,既丰富了幼儿的学习资源。同时,家长也成为幼儿园更稳固的合作者、支持者,更好地促进孩子们全面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