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我发现 我探索 我创造”科技节活动----果果组 我爱地理、趣味地理

时间:2020-11-24 15:40作者:

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索欲望,体验探究过程,初步发展探究能力。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2020年11月12日,在果果二班汪令可妈妈的大力支持下,果果组全体幼儿来到了地理科学学院,“畅游星空、观看土壤标本、品读化石、学刊地图地球仪、欣赏无人机”等,一个又一个精彩缤纷的活动,妙趣横生的环节,让小朋友们从生活中了解地理与人类的关系,重视地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天象仪一种科学仪器,可模拟星空表现,也称为假天仪。在一个半球型天幕上演示人在地球上不同经纬度看到的各类天体。例如,如日月星辰的升降运行,行星在恒星中穿行,地球自转轴的岁差运动。它可以在短时间内演示主星、行星、星团、星云的运动规律,太阳的东升西,月亮的盈亏,视觉现实,生动有趣。天象仪分为光学天象仪和数字天象仪两种,两者相比,各有千秋。

本次带领小朋友参观的就是数字天象仪,数字天象仪通过先进的光学成像技术和专业的天文空间演示系统,将地平线上方的星空投射到天文圆顶上,完美地模仿了自然的夜空和天体运动。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我国幅员辽阔,是世界上土壤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一楼汇集了我国主要的土壤资源类型,展示了数十种代表我国主要土壤类型的标本。这里有采自祖国长江以南的江西红壤、有采自北大荒的肥沃黑土、有采自吉林的草甸盐土,还有黑龙江的泥炭沼泽土和长白山的高山草甸土等等,这也是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在土壤科学上的直接反映!

    土壤是怎样形成的,土壤为什么有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土壤孕育了地球上哪些丰富多彩的生命...带着这些问题,果果班的小朋友们在这里认识了我国的主要土壤类型和土壤标本,理解了土壤对人类的重要性,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观察土壤标本,小朋友们了解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粮食是在什么样的土壤里生长出来的,知道了在我们辽阔的国土上,有很多令人神往的地方。

接下来参观的是地理科学学院二楼的岩石化石标本。{岩石是天然产出的具稳定外型的矿物或玻璃集合体,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而成,是构成地壳和上地幔的物质基础,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其中岩浆岩是由高温熔融的岩浆在地表或地下冷凝所形成的岩石,也称火成岩或喷出岩。}首先小朋友们观察了黑色的玄武岩,它是由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冷却后凝固而成的一种致密状或泡沫状结构的岩石。火山喷发的时候还会喷出形似“大炮弹”的石头,我们称之为火山弹。

最让小朋友们感兴趣的就是化石区,大家观察到部分古生物、植物的化石。大家通过观察了解到地球约有46亿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它经历了多次火山爆发、板块碰撞等,要了解这些经历,研究地层是最主要的途径。生物的生长过程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因此,由古生物形成的化石种类及特点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当时地理环境的烙印。通过研究地层和其中包含的化石,科学家可以发现不同时期主要生命形式的特点及其变化,并以此了解地球的生命历程和古地理环境。

地球仪和地图作为学习地理的两大必不可少的工具,是小朋友们提高地理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

小朋友们了解到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它虽然不能像地图那样详细地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也不能完全反应地球的实际情况,但是它却可以避免地图上存在着长度、方向、面积或形状方面的误差和变形,可以帮助我们阐明许多有关的地球概念,更直观地感受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引起了昼夜变化、天气变化、地表变化、四季变化,是地球自然地理环境形成的重要因素。通过这一过程,小朋友们认识到我们居住的地球就是这样一个椭圆体,月亮围着地球转,地球围着太阳转等基本的地理知识。

世界地图是通过地图投影得到的图形,而在投影的时候由于有投影变形,变形表现在长度、面积、角度,所以地球仪和世界地图的经纬网和陆地轮廓不同,发生了形变。比如格陵兰比澳大利亚大陆小,但是在某些世界地图中绘出的面积却明显的大于澳大利亚。球面的地理事物要想表示在平面上,没有变形是不可能的。

在地理楼的最后一站小朋友们观察并学会区分了水稻、小麦、大豆、青稞、小米等主要的粮食作物,知道粮食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通过黄豆发芽标本了解植物生长过程,黄豆的生长过程主要分为播种、萌芽、出苗、抽叶这四个步骤。首先将浸泡好的黄豆播种到潮湿的土壤中,种子的外表会变淡,种皮也会稍微裂开一些。大约两天之后,黄豆从种皮里面就会长出淡黄色的嫩芽来。再过五天以后黄豆就会生长出对称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通过上述讲解,小朋友们认识到农民伯伯种植植物的辛劳付出,懂得珍惜粮食要节约不浪费。

    看完不同的粮食作物标本,大家还观察了不同的土壤动物标本。土壤动物在陆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在土壤中进行挖掘、筑穴等活动,可以加速有机物质的分解与矿化,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还可通过对土壤微生物的取食,刺激微生物生物量和活性的提高。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可在无线电遥控下像普通飞机一样起飞或用助推火箭发射升空,也可由母机带到空中投放飞行。无人机由于上述特征被广泛用于空中侦察、监视、通信、反潜、电子干扰等。

“我爱地理、趣味地理”结合东师附幼“有兴趣、能专注、喜探究、愿合作”的学风建设,通过走进地理科学学院,让孩子们爱上科学、喜欢科学、在他们的心里种下创造的小小种子。


版权所有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     联系电话  0431-85696860

  地址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传真  0431-85696860